close

首部曲:了解壓力對我們情緒的影響

http://www.hwc.com.tw/article/index.php?parent_id=316

  

『我喜歡這樣的爸媽…』
讓孩子接近是很簡單的事,只要不生氣…
在我長期處理親子議題的臨床經驗中,曾有一個非常經典的對話,一個孩子對媽媽說:
『媽媽!妳今天好漂亮,我好喜歡接近這樣的媽媽。』
媽媽說:『為什麼?』孩子回答:『因為媽媽今天都沒有生氣。』
 
原來,讓孩子接近是很簡單的事,只要不生氣。從這個對話當中,我們聽到孩子在告訴我們什麼呢?
原來孩子都很期待不生氣的父母,但是,社會結構改變,雙薪家庭漸多,父母親汲汲於生活所需,難以用「心」關照孩子的心理問題,孩子有情緒上的困擾則多是求於同儕,但囿於同儕所見、所聞相似,故解決問題能力有限,久而久之,青少年的情緒控管能力、逆情商數趨低,遇到困難時,往往選擇逃避,或採取極端的手段。
 
真正讓我們生氣的,並不是孩子真的犯了多大的錯,
而是一種壓力與情緒失控的象徵…
要做好情緒管理,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現代父母難為』,更是很多父母親共同的心聲。
 
許多家長曾對我說以下類似的話:『其實,上班的時候很想小孩,但是,每天壓力真的很大,下班回到家後,只要孩子稍不聽話,就會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而破口大罵,事後想想,又覺得孩子很無辜,自己好像不用生那麼大的氣,心裡總是覺得愧疚,我也知道自己不可以隨便發脾氣,但是控制不了,該怎麼辦?』
當一個人這樣長期處於緊張、忙碌的狀態時,容易造成慢性疲勞症候群,而引發身體上的不適,進而影響到情緒的穩定性;因此只要稍不如意,就會顯得不耐煩。
有時候我們對孩子發脾氣,並不是因為孩子犯了多大的錯誤,他的行為往往只是一個引爆點,不是真正讓我們生氣的主要原因。
 
我們都知道,學校的教育在於知識上的教導,但孩子情緒表現模仿的對象,則來自父母親的示範,
孩子的情緒教育主要的關鍵人物則是父母親本身,幼兒的行為模式受父母親的影響很大,往往情緒化的父母,教出的孩子也是情緒不穩定的
所以,做好情緒管理,就是成為優質父母的第一個歩驟。那麼要如何管理情緒呢?
 
要了解壓力對我們情緒的影響
首先,要了解壓力對我們情緒的影響。長期處在壓力下,容易引起生理、心理、行為三方面的反應,而長時間的累積之下,容易形成壓力疾患,例如心血管疾病、自律神經失調、疲勞過勞、失眠、焦慮、憂鬱等等情形。而身為現代的父母親,主要的壓力源大多來自三方面,工作、家庭關係、夫妻感情三個面向,每個面向所造成的問題與情況雖有不同,但引起的壓力反應都是一樣的,所以,因應壓力的第一步驟是:發現壓力反應的警訊。
 
時時刻刻檢視身心壓力的反應
你有壓力嗎?你能及早察覺你的身心兩方面所承受的壓力嗎?
以下列出生理、情緒、心理及行為指標,請你根據這些指標檢視自己是否承受過多的壓力。
生理指標
1.頭痛的頻率與強度增加,若非生理因素引起,則很可能是壓力反應。
2.肌肉緊繃,通常發生在頭部、頸部、肩膀與背部。
3.皮膚顯得太過乾燥、出現斑點或過敏反應。
4.消化系統出問題,例如胃潰瘍等。
5.心跳急促、胸痛等。
情緒指標
1.容易生氣、沒有耐心。
2.覺得憂鬱、意志消沈。
3.當外在要求超過自己的能力時,容易產生失控感,對自己失去信心。
4.有太多要求加諸於己,因而感到心力枯竭、缺乏熱情。
5.有疏離感。
心理指標
1.因為有太多事情縈繞心頭而無法專注。
2.即使是日常瑣事,也常猶豫不決。
3.記憶力變差。
4.壓力會影響判斷力,若你常做出錯誤決定,須考慮壓力的影響。
5.對自己與自己的處境採負面思考。
行為指標
1.經常睡不好,失眠或需要睡很久。
2.為了紓解壓力,而比平常喝更多的酒、抽更多的煙。
3.性需求下降,可能又因此變化而引發憂慮,影響親密關係。
4.從人際關係中退縮。
5.很難放鬆、坐不住。
 
 
張心理師的叮嚀
以上身心壓力反應的檢視,若你常常有以上的身心壓力反應,則表示你正處在壓力狀況下,容易成為情緒失控的父母親,建議要好好調整你的壓力與情緒,了解壓力對我們情緒的影響之後,接下來,就要談到『優質父母的情緒管理二部曲:調整情緒的技巧』。
松德診所  臨床心理師 張丁升
 
 
我不要變成噴火龍---家長情緒控管小技巧
兒童心理學習情緒教育溝通焦慮親子                                                         20130702
    每個月第一個周六的早上,在診所中舉辦的家長團體中,總會聽見來參加的爸媽熱烈地討論著:
關於日常生活中和孩子們互動時產生的問題。孩子每天都在長大,隨著每個不同的成長階段,會出現的問題也不盡相同,但幾乎在每次的討論中,都會有家長提出一個問題:「心理師,我也想要用正向、鼓勵、用適當的方法跟我孩子互動,但……但我孩子太厲害了,他們似乎都會知道用什麼方法讓我噴火讓我變身成大恐龍!」
    我覺得「家長」是這個世界上最難的行業,不但需要任勞任怨24小時全年無休,對於孩子們的需求使命必達,還要具備一顆強力心臟以及小叮噹百寶袋,針對孩子的各種狀況做出立即性的反應。這個特殊的「職場」,考驗的除了耐性、應變能力、創意、耐受力、彈性、在挫折中如何能快速調整心情的挫折復原力、還有常讓家長們頭大的—預防自己在管教孩子時變身為噴火大恐龍的情緒控制能力。
    人都會有負面的情緒,尤其是家長們除了照料孩子之外,在日常生活中總會遇到不如意的事件,往往在處理孩子的問題之前,火氣已經很大了,孩子的臨門一腳正好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讓家長的火有個地方可以噴發,但噴完之後的後座力,常讓家長們落入了深深的罪惡感中。到底要怎麼樣才能在變身成噴火龍之前調整自己的情緒呢?根據心理學上的研究以及個人臨床實務的經驗中提出以下兩點懸崖勒馬小提醒,在家長察覺到自己的火已經開始在蠢蠢欲動時,能夠透過這些想法來調整自己的感覺:
在要運用噴火龍角色管教孩子前,請先:
ㄧ、提醒自己,這次管教孩子的目的為何?
    問自己:「我是要教導孩子,讓他學習,讓孩子知道他以後可以怎麼做更好,還是……我只是要讓他知道我很生氣?!
每個行為介入都有其目的性,我相信家長之所以要管教孩子,都是希望孩子能夠進步,能夠成長,能夠在錯誤當中習得經驗而成為一個更有能力、更有自信的人。但是往往在負面情緒上來的時候,我們的思考模式無法如此理智,這時候腦袋中裝的,常是ㄧ些促發更多負面情緒的想法,例如:
「你太可惡了!教你教了那麼多遍,還學不會… 我為了你那麼辛苦,你這樣對我!」我們腦中的想法是情緒的來源,怎麼想就怎麼感覺,怎麼感覺就怎麼行事。當腦中裝的這些想法時,呈現出來的行為,很容易讓情緒左右而失焦,到最後,管教的目的,已經和原來的目的南轅北轍了。
    倘若定好了這次管教孩子是以『教導』為目的,家長們的內在想法轉變了之後,情緒會跟著穩定下來,因為現在的重點是放在如何運用適當的、有效的方式來教導孩子正確的做法以降低再犯率。例如,孩子放學之後把書包、鞋襪亂丟在地上這個行為,當父母親要開始噴火吼叫時,先問自己,這次介入的目的,如果是教導,是要讓他知道以後應該要怎麼做。
    父母親可以透過「孩子總是會犯錯,而且,會不斷地犯錯,所以才需要大人教」用這樣的想法下帶著孩子,示範ㄧ次正確的方式,做好了之後,運用行為改變技術中的正增強技巧,立即性的給予孩子適當的增強物,讓孩子知道這個行為帶來的結果是好的,那麼下ㄧ次遇到類似情形時,孩子就很有可能再做相同的事。
    家長當然有生氣的權力,也可以適度的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情緒,倘若這次管教孩子的目的是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生氣了,家長們可以不用透過吼叫方式,也可以傳達出相同的訊息,例如,運用適當的口語表達,例如,用「我」作為句子的開頭:「我生氣了!」單純的表達出自己的情緒,到此為止。
    請家長避免把教導表達生氣情緒這兩個目的放在一起呈現,因為這樣會造成許多不良後果:家長的情緒,會大大降低教導的有效性,孩子不但學不會,還承接了父母的怒氣,造成負面情緒的堆疊,而影響了親子之間的關係。
二、問問自己,你想要孩子如何和他人相處?
    當你的孩子和他人起衝突、意見不合的時候,你希望他怎麼處理呢?父母親的身教是孩子最早,也是影響最大的老師。孩子從小耳濡目染,從模仿家長的說話方式開始,ㄧ路的模仿到家長的行為、與人相處時的態度以及為人處事的方法。家長能夠清楚的在孩子與其他人相處的方式中,看見自己平日的影子。
    曾經,我處理過一個家暴的案件,父親因為望子成龍,總是用打罵的方式管教自己的孩子,當我和這位父親晤談時,剛開始這位父親並不覺得自己的做法有什麼問題,因為他的父親也是這樣把他帶大,他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各方面都傑出,我還記得這位父親用十分篤定的語氣告訴我:「不打不成器!」我連繫了學校老師,希望這個父親能夠有機會觀察他的孩子平常在學校和同儕相處的情況,當這位父親看見自己的孩子運用肢體暴力和其他同學互動的過程和自己的行為模式是如此相像,他才意識到自己必須先改變,才有改變孩子未來的機會。
    希望孩子怎麼表現,如何與他人相處,就從自己做起。選擇較為省力的捷徑是人的天性,用吼叫的方式或許可以讓孩子暫時性聽從你的要求,讓家長們誤會這是比較有效率的做法,但這種做法就像是一個要減肥的人,選擇用吃減肥藥的方式,在短時間內瘦下來一樣,並不是一個長期性健康的方法。
    孩子會長大,會進入逐漸複雜的社會中,在家庭中若是在管教孩子上講求速成,付出的代價可能是讓孩子失去掉:如何透過與家長的互動中習得自律、與人溝通與和平相處的寶貴機會。
諮商心理師 張逸芃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善變的雙子星 的頭像
    善變的雙子星

    @ 善 變 の 雙 子 星 @

    善變的雙子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